校長當大廚,喊你來吃面
9月1日,哈爾濱廣廈學院新生報到。校長陳西峰沒有西裝革履,也沒有四處奔波,他做起了大廚,按北方的習俗“上車餃子下車面”,他要給遠來求學的學子做一碗下車的面條。
9月1日11時許,
哈爾濱廣廈學院二食堂突然熱鬧起來,
原本安安靜靜的就餐學子忽然發現,
一個廚師打扮的人當眾做起了面條。
他們再一看,啊?
那不是校長嗎!
雖然他戴著帽子扎著圍裙,
可那和藹可親的笑容不會錯!
學生們三三兩兩地圍過去,拿起手機拍照。校長面帶微笑和大家打招呼,詢問大家來自哪里?喜不喜歡吃手搟面?自己會不會做面條?
學前教育專業大一新生于音高旋,
一邊拍照一邊和旁邊的同學小聲議論:
“校長也會做面條嗎?
啊,我們的校長厲害了!”
旁邊的同學回復:
“快拍下來發朋友圈,炫耀一下。”
校長這邊說著話,那邊手里的活可沒停。橢圓形的面餅在他的搟面杖底下越來越大,越來越薄,“搟面條不是有把子力氣就可以,還得知道怎么用勁兒。”他一邊說一邊做示范,“看看,要從后面往前推,這樣,才能把面搟均勻。”一位商姓家長擠到校長身后與他交流起搟面條的經驗,校長請她下場PK,結果,她剛一猶豫,機會就被別人搶走了。另一位家長要跟校長較量切面條的刀功。校長抖落開自己切的面條請學生們點評見證,學生們笑著為他打氣加油。
面條煮好了,
校長一一為學生盛到碗里。
會計學專業大一新生,
閆天悅的家長也來端走兩碗面條。
閆爸爸說:“我們不為別的,就想支持一下校長,大熱天的親自下廚給學生們搟面條,他送出的溫暖我們接到了。有這樣的校長,家長放心。”
“我是河北人,在我老家吃面一定要有蒜片、香菜和黃瓜”,正在澆鹵的大一新生陳維可,聽校長這么說,又悄悄往碗里放了兩片蒜。一個男生興奮地說,我本來已經吃過飯了,看到這邊有校長親手做的手搟面,禁不住誘惑,又吃了一碗,撐到了。一個女生說,我來自天津,飲食習慣與河北差不多,吃面也放蒜。“你們知道今天誰吃得最香嗎?”校長問大家,大家面面相覷。“那就是我,因為今天的面是我自己做的。”校長盯著大家語重心長地囑咐:“學習也是這樣,自己付出了,流了汗,成果品嘗起來就會格外香甜。”“嗯”“嗯”,學生們不住點頭。
在叮嚀聲中,
在應同聲中,
在說笑聲中,
面條午餐一直在繼續……